通联泛亚 · 开放共赢· 创新发展

 

Connect Pan-Asia,Opening and Win-wi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通联泛亚 · 开放共赢· 创新发展

 

Connect Pan-Asia,Opening and Win-wi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文创赋予田园新动能 乡村振兴的“光崀实践”

首页    双创基地    文创赋予田园新动能 乡村振兴的“光崀实践”

远眺昔日的光崀大村 供图

云南古禾农工舍负责人邹长斌与记者畅谈“青年返乡”

光崀文创村里的大学生创业项目

村民们在布艺工作坊学习

  “闲庭传手艺,四季秀山村”,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光崀大村村口,青瓦映白墙,写在墙上的两行字引人注意。生长了百年的滇朴树下,工人们正搭建围栏。“引进新项目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旧有的资源。草木土地,承载着乡村的魂。”光崀大村村小组长陈明书说。

  近日,安宁市将八街相连村、县街小红祥村以及太平光崀大村确立为安宁市乡村振兴试点村予以重点支持。对于光崀大村的定位,安宁市明确提出,以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探索新、老村民相互融合,带动、再造乡村振兴新模式,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地、文旅特产线上集散地。

  光崀“可塑”  样本效应雏形初现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在太平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强看来,乡村振兴好比农事,面临泥土的“深”和“浅”,需要针对不同的村情村况,做出科学部署和制度安排。

  光崀大村地处安宁太平新城东部旅游产业观光带,与昆明市西山区碧鸡街道接壤,背靠西山“睡美人”景观山脉,距离太平新城集镇8公里,距离昆明主城区20公里。

  村庄规划面积约2400亩,地貌以山坡地、山地为主。目前,砖木结构、砖混结构、土木结构的房屋院落有90余户,村间道路、生产生活设施和田园景观依山就势,保留完好,周边交通路网通达环绕,属配套完善区域中的稀缺保留区域,具有较大发展可塑空间。

  近年来,光崀因地制宜,已逐步打造成为一个由艺术家、手艺人、大学生、当地村民充分参与的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传统文化传承、创意产业研发、医养、云南特色物产、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文创村落。

  “如何让村民在家乡发展的过程中,既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又能记得住乡愁。光崀村小组围绕这一发展命题,走出了自己的实践之路:用文化、创意赋能,让旧农村焕发新的生命力。”陈明书说。

  今年,安宁市启动实施光崀大村乡村振兴创新引领示范工程以来,通过一系列专项交流活动,齐聚乡创智客,营造定期研讨氛围,帮助引入外域优质要素,光崀试点项目辐射影响逐步增强。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光崀大村已引入32家文创企业、300余人入驻,其中16家企业已运营,11家企业正在实施改造建设。

  沉寂多年的光崀大村裹挟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焕发出阳春白雪般的风采——

  首期“古秾乡村创客营”开营,吸引了以大中专毕业生为主的首批自主创客12人入驻,已输出农耕文化手工艺作品20余件;“铁意工作坊”项目作品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实践工作坊一等奖;先后接待了马来西亚、泰国、荷兰、缅甸、老挝等国家以及国内的专家100余人前来观摩交流;成功举办了中国西部农村发展“光崀论坛”、台湾幸福果实“稻田里的餐桌”、光崀大集等活动……

  光崀“可留”  生态、生产、生活同频共振

  今年6月,“2018首届光崀论坛”在光崀大村举行。当月,“光崀大村文创村落项目”正式签约落地。

  一方面,来自全国著名金融机构、农村电商平台、乡村创业团队等各界人士围绕“返乡创业与社会创新”等乡村振兴展开探讨。另一方面,光崀大村不断有“新村民”入驻,借由一个个文创项目进行光崀实践。所有的文创项目都基于一个命题展开,当传统乡村融入时代潮流,如何在乡村转型中找到新的振兴路径,焕发生机活力,而又不失其乡野之美,留住人们的精神家园。

  其实,早在项目规划之初,太平新城便按照“复兴田园、寻回初心”的思路,提出“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的理念,依托村庄传统,推进项目区域农田、林地、水系、景观及文化等资源集中梳理,摸清资源底数,对生态田园景观资源实施严格保护。同时,组织编制了《光崀文创村落项目规划建设方案》与《光崀田园综合体项目规划建设方案》,尽可能保留村庄原有风貌,不搞大拆大建,赋予老房子新的文化创意元素,增强村庄的历史厚重感。

  据悉,光崀大村本是个普通农业村落。早些年,绝大多数村民通过种草籽获得收入,但因为草籽种植对虫害防御的要求较高,光崀大村土地肥力下降严重,光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一度突出。

  从老旧村庄到文创光崀,改变从去年开始。由太平新城管委会、街道办负责统筹规划,云南财经大学成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村小组全体村民以入股形式,成立合作社,共同运营。形成“政、校、企、农”4方合作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1年时间,村小组2400亩土地,实现收储1600多亩,整村村民全部搬迁住进附近安置小区,共腾挪出90余户房屋院落。目前,“文创光崀”的投资总额已超1200万元。

  在这个过程中,村头百年的老树依然抽着绿芽,村民家的祖屋依然完整地保存着。文创光崀,在保护利用中实现了机制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老村民相互融合带动再造乡村新模式,真正实现了离土不离乡。

  站在路边,陈明书望着今年新植的“花海”,“我们不定耗时久远的‘空中规划’,希望都是从田间地头和各家各户走出来的规划,具备可操作性,让新老村民看得到,触碰得到,并且切实可行。”

  光崀“可创”  联动融合,发展特色文化产业

  “看,村里这片60亩的土地,不久就会被种上玫瑰花,专门提炼玫瑰精油的花艺工作坊也会落地,又有一项新的技术可以提供给村民们学习。同时,只要村里年轻人愿意,随时可以去家门口的咖啡馆坐坐,听听老师们教授有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阳光下,文创光崀管理运营公司负责人孙瓅作实地介绍。

  据了解,在光崀目前入驻的文创企业中,既有知名艺术家成立的艺术工作室,也有大学生创业项目,既有在北上广等城市完成了市场培育,希望进一步开拓产业链的客商,也有作品在国内已屡屡获奖,声名远播的艺术大师。甚至还有专门服务于乡村振兴项目的孵化平台。

  新村民来了,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融合改变了老村民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在光崀,新老村民相互融合带动具有较好基底。早在2016年10月25日,光崀大村村民小组111户村民就发起成立安宁匠春文化旅游专业合作社。次年6月,云南高校与太平新城正式签约,确定以“整村迁移、整体开发”的形式打造光崀大村。该项目以建设“特色文创村落”为主旨,大力扶持大学生文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乡村创业带头人培训等项目,逐步形成村集体与入驻项目共建、共赢、共享的和谐发展局面,建成基于城市边缘、突出文化创意特色产业发展、休闲主题旅游为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

  3年来,项目引入剪纸、铁艺坊、柴烧窑、琉璃、皮雕、香道、茶道等一批非遗和传统农耕文化创意企业,开展涉农文化产品与手工饰品研发生产和线上线下销售,组织一系列文创手工艺体验课程,引导农民参与文创产业的建设管理,实现新老村民共建共享,充分保障农民的参与权和收益权。

  据孙瓅介绍,未来按照发展规划,文创光崀还将进一步完善产业要素,在文创基础上,加入产业研发、医养、旅游体验、农业养殖等,并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融合发展,使光崀成为多元素一体的实验性田园综合体文创村落。

  对于光崀的文创发展,安宁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会上描绘了这样的蓝图:到2020年,引入项目常驻人才200人以上,孵化输出综合文创人才800人次以上,专业化培训新老村民及返乡青年2000人次以上,吸引辐射项目外人群70万人次以上参与体验学习。建成文旅企业总部与特色农特物产站点,力争综合产值2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4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益500万元以上。

  光崀映像

  镜头一

  从昆明市区驾车到光崀大村,约需40分钟。二环高速下太平收费站后,接一路宽阔的城市快速路。沿途新城景观尽览,现代风情的街区与建筑一一掠过。接近时,道路两侧植被越发茂盛,开窗,空气越发清新怡人。通往村内的道路平整,村口建有小型停车场。漫步村中,花香醉人,古树茂盛,掩映别致院落。时闻鸡鸣犬吠,为古朴、闲逸的小村添了些热闹。

  镜头二

  “今年雨水好,隔两天我就回村里拾菌子,给在城里打工的儿子炖鸡。”一大早,光崀大村村民罗会莲开着自家的新车从旧村驶出,准备返回一公里外的安置新村。与她照面后,走进光崀这个原住民约有300多人的自然村落,见上百年的老房子一栋栋都被完整保存下来。特别是这些房子虽历经风雨却不觉破败,反而焕然一新。推开任何一栋院落的大门:皮艺、木艺、布艺、铁艺……各式各样文化艺术工作坊显现。文化创意与老村庄结合,生命力从新旧融合之中焕然勃发。

  镜头三

  在光崀大村,扶桑花盛开的小院是北京来的艺术家陈莉老师的布本布艺工作坊。来村里不到半年的陈老师,在这里已很受欢迎。她不仅给村民们系统地教授布艺制作技术,并且今后村民们还能够靠这项手艺在工作坊里打工赚钱。这天下午,由太平街道联动企业出资资助,前来陈老师处学习布艺的5位光崀大村村民大姐学得“不亦乐乎”。许凤大姐告诉记者,刚搬迁至新居时,尽想着村里的土地和农活,觉得生活“空荡荡”的。但自从加入了学习班,对布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学成后自己的作品还能卖钱,便有了“再就业”的成就感。

  乡村振兴 光崀变化时间轴

  2013年

  光崀大村因独特的区域优势与村庄面貌,随3个保留村庄被一并纳入保留范畴,相关部门积极谋划推进保护、保留工作。

  2015年

  改善村民居住条件,启动集中居住工作。

  2016年

  6月,完成集中居住工作,置换出原村落生产生活空间;12月,围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绿色生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结合太平新城东部休闲观光旅游带规划发展,启动太平新城辖区美丽乡村建设调研分析工作,光崀大村发展建设纳入计划日程。

  2017年

  在前期分析论证基础上,综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创”平台打造、村民集中居住后科学发展等要素,立足农耕本底与文创要素,研究确定发展思路,启动发展,搭建起“政、校、企、农”合作发展构架。

  2018年

  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进一步优化发展思路,确定光崀大村以乡村振兴示范村、现代田园综合体、文化创意产业园、乡村创客讲武堂、社会治理模范区“五位融合”为抓手,以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青年返乡创业孵化地、文旅特产线上集散地、新老村民共生发展幸福地“四个目的地”为目标,探索新老村民相互融合带动再造乡村的新模式、新途径。

2019年7月15日 15:30
浏览量:0
收藏